厦门中华城逐渐揭开面纱

  • 2010-8-12 10:42:06
  • 4372
  • 厦门热点

  说起厦门,必然会谈到中山路,中山路从2004年实行单向通行到现阶段半步行街试行期间,成为商家、市民、媒体的聚焦点。最近,随着中山路“光华大药房”、“金鹭首饰一条街”的搬迁,以思明南路为分界点的中山路中段至镇海路口正进行紧张的拆迁改造。风烛残年的旧民居在现代机械轰鸣中,退出了它的世纪使命。中山路上的改造再一次把旧城区商业改造推到了社会的焦点,极少有这样的街区改造,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随着商家、市民及媒体的关注,这一块于2004年底以人民币4.95亿元被厦门市融坤房地产有限公司摘牌取得的地块,正逐步揭开面纱,在尘土飞扬的背后,将展现出一个全新概念的商业中心—中华城。
  随着厦门旧城改造的深入,旧城商业的更新,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这就对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老城区,像中山路这样一条历经百年的商业名街,由于历史悠久,商业氛围成熟,是厦门最早的商业核心区,受厦门百年历史文化的修饰,占踞厦门市商业龙头的位置。而中山路之所以在厦门商业每一次更新、发展时期里,都可以保持繁荣,在几经市场洗牌,依然魅力十足。关键是中山路有着其它经济圈后天无法复制和创造的商业内涵。因此,如何传承、革新、发展旧城商业总是倍受关注,特别是中华街区的商业改造,更是受人瞩目。

中华街区被喻为是厦门600多年建城史的一个缩影,是厦门的文脉所在。足可见中华街区对厦门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之大。中华街区所散发出的那浓厚的原生文化;细腻的海洋文化以及生动的闽南地域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总在不温不火的堆积叠加着。在现代城市规划改造中,又要如何将中华街区这些半休眠的历史文化激活,使之全面的、完整的融合到现代商业市场运作中,成为现代商业市场的一部份,得以保留和展现。

  “中华城”是整个中华街区的构成主体,是厦门岛旧城风貌核心区,也是厦门市中山路经济圈的重中之重,被业界称为‘她段王”。它东临宏辉大厦(查看地图)和石顶路(根据规划:石顶路为与中华城项目同期完成的规划路之一),南至镇海路,西至思明南路,北到中山路。用地面积42049.649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为35949.632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16万平方米。“中华城”地处厦门顶级商业中心(市A级商圈内),是厦门的标志性商业街区,也是厦门目前最具有海外辐射力的商业中心,拥有百年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又精致的商业潜力,独有的欧式装饰建筑风格结合南洋骑楼建筑表现手法一,形成中国闽南特有的建筑风貌,成为解读厦门数百年历史的活化石。这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支撑着整条中山路的魅力喷发。台海文化、南洋文化、阂南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原生文化在这里交融整合,形成了厦门中华街区特有的中华街区文化体系和“中华城”的独特商业格局。

  由于“中华城”是中华街区的商业核心,中华街区是中山路经济圈的构成主体,因此“中华城”在厦门商业发展史具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另外中华街区所具备的惟一性:①是厦门市内惟一历经百年,而长久不衰的综合型商业片区。据《厦门地志》记载中华街区(中山路)的第一次商业改造是在1920年,当时这里为“厦门城”的要塞,被喻为“八闽门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②是厦门地产开发中具备丰富的先天旅游资源的观光型商业街区。中华街区内遗留有诸多的名人故居和名牌坊:这里有被喻为“中华第一圣堂”的新街礼拜堂,抗英民族英雄陈化成故居,四川总督苏廷玉故居,清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吕世宜,著名教育家(台湾举人)王人冀,抗战前厦门著名教育家陈丹初,著名书法家、诗人谢云声、苏警予、虞愚,厦门图书馆的创办人周殿薰,厦门著名书法家、诗人、谜家、教育家李禧,著名书法家、金石家欧阳祯,国画家黄敏,当代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当代著名爱国人士林采之,著名中医专家盛国荣等等,他们的名字与中华街区紧紧相连,是厦门文脉所在;③是厦门真正具有海外感召力的人文型商业街区。中山路从第一轮的商业改造开始就注人了海外华侨的心血,许多华侨在这里投资工商业、兴办教育。孕生着对厦门割舍不掉的感情。现在的中山路建筑风貌,也正是当时厦门有识之士和海外侨胞建设中山路名街的明证;④是厦门大型的保留原地域风貌特色开发的商业地产,且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并行的多元化商业街区。

  中华街区所表现的独有性和稀缺性,是“中华城”项目无法被逾越和复制的关键之一,未来的中华城,也依将是中山路商圈文化、商业的核心载体。